本文来源于2010-11-16 星期 二 _A01要闻_民族时报_云南网
原文链接地址:http://mzsb.yunnan.cn/html/2010-11/16/content_232223.htm
湿润的黑色跑道,靠近内道的地方,遍布着的不是跑鞋的痕迹,而是一个个五分银币大的圆形小坑。
“抱成团”的“大脚”冲了过来,“啪、啪”,“啪、啪”,节奏紧凑,颇有“千夫莫当”之势。
长长的黑管之中暗藏“敌意”,百米开外,无声无息中击中目标……
这是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之前,BV伟德官方网站(以下简称云师大)在各个场馆之中的热身现场。临战在即,教练和运动员们明显已进入状态:飞奔、谨慎、屏气凝神。“云师大这次参加的有7个项目:高脚竞速、板鞋竞速、吹枪、陀螺、蹴球、武术和表演。”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管理中心副主任翟波宇介绍道。“同学们下午的训练时间集中在4点半到6点。下课后,就在运动场和训练馆集中,由教练员带领,进行训练。”“这是一个开始,我们第一次参加省民族运动会。学生们都是‘新星’。”被问及以前的参赛成绩时,翟波宇说。
熟悉的陌生“人”
但是,却不是第一次触及此类体育项目。
资料显示,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前身是云南省bv伟德国际体育,从1962年创建至今,是云南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。“学院设有‘民族体育专业’等4个本科专业,拥有‘民族传统体育’等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的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团队’。”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院长刘坚说。
“参加11月的民族运动会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。多元的民族元素,优秀的民族传统是云南省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自70年代末就在全国各个民族地区招生,参加过多次大型运动会,就今年而言,全校约有6000多名少数民族(学生),其中不乏好苗子。”实际上,8月,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刚参加完在文山州举行的第十三届省运会。
“从理论到实践,学院都很看重,这不仅仅是传承西南联大‘以人为本,健康第一’的校训,也是我们对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刘坚说。
据调查,至今为止,该学院培养了100余名国家运动健将,20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。是云南省第一个产生奥运冠军(包括残奥会)的bv伟德国际体育,也是云南省第一个设立体育专业本科自学考试,并拥有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权的院校。
五个结合 点燃“星星”之火
“学院提倡以科研促训练,训练促人才,人才促发展。把教学与训练相结合、训练与竞赛相结合,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相结合、理论课教师与术科课教师相结合,力求实现高层次的人才培养。”刘坚说。
这是云师大bv伟德国际体育的教学特点之一,用科学方式实现训练目标,并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。“配合这个理念,2000年,学校成立了大学生体育俱乐部,培训了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如威风锣鼓、高脚竞技、抢花炮、打陀螺等。还举办了民族健身操培训班,其教师都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训练水平的。”翟波宇解释,“民族健身操也是学校这次的参赛项目之一。”据他透露,2009年,体院参加昆明市第九届民族运动会,取得团体总分第四名;2006年代表昆明市参加高脚竞速,获得团体第五名。而这一届民族运动会,从今年6月就进入预备阶段,并成立了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及代表团。“我校的代表团共68人,参赛运动员46人,由于是自己民族的比赛,同学们格外有兴趣,赛前情绪稳定,态度认真、积极。”翟波宇说。
而对于即将开始的省第九届民运会,院长刘坚希望该校的参赛选手,“健康快乐,力争上游。”
体育运动,历来崇尚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,而新生力量则被期望“青出于蓝胜于蓝”。
11月16日,云师大的运动员们拿着“入场卷”进入民族运动会主赛场。这46颗“新星”即将跃入激情迸发的“小宇宙”,开始为期8天的“处女航”。
耳畔,似乎有了高脚竞速运动员冲破终点线时的嘶喊。